Yahoo Search Busca da Web

Resultado da Busca

  1. 22 de mai. de 2024 · Machine learning.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often presented as a race between humans and machines. ETH professor Menna El- Assady takes a different approach: she wants to develop an AI that can be used interactively and that shapes its capabilities only in collaboration with humans.

    • 概览
    • 办学历史
    • 学术研究
    • 办学条件
    • 文化传统
    • 校区情况
    • 校园环境
    • 知名校友
    • 申请信息

    瑞士苏黎世公立高校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语: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 Zurich),又译为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坐落于瑞士苏黎世,创建于1854年,最初是由瑞士联邦政府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隶属于巴黎理工学院)为蓝本而创立的理工学院,与姊妹校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一起组成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Domain) 。ETH Zurich是IDEA联盟成员之一 。

    ETH Zurich现任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共约530位 ,博士后人员约2000位,博士生约4500位 。

    ETH Zurich研究人员和学生包括爱因斯坦,“现代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X射线”发现者伦琴,“泡利不相容原理”发现者沃尔夫冈·泡利等。截至2022年8月,ETH走出了32位诺贝尔奖得主 。其中,CS&EE部门的现任教授包括30余位IEEE Fellow知名教授,20余位ACM Fellow知名教授。

    苏黎世理工学院由瑞士联邦成立于1854年,最初由建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和林业等六个学院以及一个整合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机构组成,专注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的教育与研究 ,被誉为“欧陆第一名校” 。ETH直属于瑞士联邦政府。

    1905年至1908年间,时任瑞士总统Jérôme Franel促使ETH改组成为一所大学并有权利赋予博士学位。1911年被赋予现有名称“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2022年10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西蒙·施特勒、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金东彦(音译)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发现2021年在火星上的陨石高速撞击,造成了数千英里的地震波,并形成了近150米宽的陨石坑。

    2023年5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让一个“体重”为16微克(质量为原子或分子的几十亿倍)的微小晶体处于两个振荡状态的叠加态,创建了迄今最重“薛定谔的猫”。

    院系组成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除了拥有16个系,还拥有80多个研究所、实验室;苏黎世理工学院拥有18000名学生。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教职人员11000多人,其中教授500多位,教授平均年龄52岁;52%的教职人员非瑞士国籍。 •计算机科学系 ACM Fellow: 1.1. Torsten Hoefler 对高性能计算的基础性贡献以及HPC技术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2.2. Zhendong Su 对软件测试和分析的贡献 3.3. Marc Pollefeys 对几何计算机视觉和AR/VR/MR、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的贡献 4.4. 2020 - Olga Sorkine-Hornung:对数字几何处理、计算机动画、计算机图形学和视觉计算的贡献 5.5. 2019 - Srdjan Capkun:对系统和无线网络安全的贡献 6.6. 2018 年- David Basin:对信息安全和形式化方法的贡献 7.7. 2017 年- Onur Mutlu: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贡献,尤其是在内存系统方面 8.8. 2017 年- Bernhard Schölkopf:对机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9.9. 2017 - Adrian Perrig:在网络和系统安全协议方面的贡献 10.10. 2015 - Ueli Maurer:对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的贡献 11.11. 2013 - Timothy Roscoe:对操作系统和网络研究的贡献 12.12. 2012 年- Gustavo Alonso:对分布式系统、中间件和数据管理的贡献 13.13. 2012 - Markus Gross:对计算机图形和动画的贡献 14.14. 2012 - Donald Kossmann(校友):在XML数据管理和分布式信息系统方面的进步 15.15. 2008 - Bertrand Meyer (em.):对软件工程和编程语言的贡献 16.16. 2001 - Hans-Jörg Schek (em.):对数据库管理实践的贡献、在学术界的领导作用以及对ACM社区的服务 17.17. 1998 年- Emo Welzl:在几何和组合算法方面的贡献以及将离散数学和算法结合在一起 18.18. 1997 年- Peter Widmayer(em.):在数据结构和算法方面的贡献,推进几何和组合计算以及空间数据库 19.19. 1995 年- Jürg Nievergelt † (em.):在数据结构(树、可扩展哈希、网格文件)和几何软件(GeoBench)方面的有影响力的贡献 20.20. 1995 年- Erwin Engeler (em.):在逻辑、计算机科学和科学计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21.21. 1994 - Niklaus Wirth (em.):开发一系列创新计算机语言:EULER、ALGOL-W、MODULA和PASCAL IEEE Fellow: 1.1. 2023 年 - Srdjan Capkun:为无线和系统安全做出贡献 2.2. 2023 - Zhendong Su:对自动化软件测试和分析的贡献 3.3. 2022 - Adrian Perrig:对网络和系统安全的贡献 4.4. 2021 年- Torsten Hoefler:对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和超级计算机的贡献 5.5. 2021 年 - David Basin:对信息安全形式化方法的贡献 6.6. 2020 年 - Markus Püschel:为信号处理技术的实施做出贡献 7.7. 2018 - Onur Mutlu: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和实践的贡献 8.8. 2014 年- Gustavo Alonso:对数据管理和分布式系统的贡献 9.9. 2012 - Marc Pollefeys:对三维计算机视觉的贡献 10.10. 2003 年- Ueli Maurer:对密码学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11.11. 1986 年- Jürg Nievergelt † (em.):对数据和文件结构领域的贡献 •信息技术与电子工程系 ACM Fellow 1.1. Luca Benini 教授 (2016) 2.2. Onur Mutlu 教授 (2017) IEEE Fellow 1.1. Prof. Hua Wang (2023) 2.2. PD Dr. Shih-Chii Liu (2022) 3.3. Prof. Onur Mutlu (2018) 4.4. Prof. Juerg Leuthold (2013) 5.5. Prof. Roy Smith (2011) 6.6. Prof. Helmut Bölcskei (2009) 7.7. Prof. Luca Benini (2007) 8.8. Prof. Daniel Razansky (2022) 9.9. Prof. Tobias Delbrück (2014) 10.10. Prof. John Lygeros (2011) 11.11. Prof. Johann W. Kolar (2010) 12.12. Prof. Colombo Bolognesi (2008) 13.13. Prof. Amos Lapidoth (2004) •其他部门 IEEE Fellow 1.1. Christofer Hierold 2.2. Metin Sitti 3.3. Roland Siegwart 4.4. Bradley Nelson 5.5. Emilio Frazzoli 6.6. Raffaello d'andrea

    社会评价

    •综合排名 •专业排名

    沃尔夫冈·泡利讲座

    为纪念1958年12月15日去世的该校物理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苏黎世理工数学和物理学系于1962年起举办“沃尔夫冈·泡利讲座”。讲座一般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举行(近年来多在五六月份举行),邀请一位著名科学家在一周内举行三次系列讲座,内容集中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迄今已举行四十余届,其中有24位演讲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沃尔夫冈·泡利讲座已成为该校一个著名文化活动。2005年,讲座邀请了17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举行研讨会,以纪念建校150周年和世界物理年。

    ETH日

    每年于11月20日校庆日左右举行,是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学术节日(Dies academicus)。这一天在主楼会有一系列活动,包括奖励优秀学生论文、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等。

    Polyball

    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年度舞会Polyball始于1860年代,于每年十一月底在主楼举行,面向公众开放,是该校最隆重的年度活动,也是欧洲最大的舞会。

    中心校区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中心校区位于苏黎世瑞米大街101号,学校位于苏黎世市中心,是ETH的主楼不仅体现了传统。

    洪格贝格校区

    洪格贝格校区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第二个校区建于 1961 年,位于城市北部的Hönggerberg乡村环境中。

    其他分校区

    •巴塞尔城市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系(D-BSSE)位于莱茵河左岸,巴塞尔市中心。 •Bergün, Alp Weissenstein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苏黎世大学比邻而建,1864年由该院建筑系教授高特弗雷设计,是特点鲜明的建筑,已成游客必到的打卡景点。

    瑞士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认为是瑞士所拥有的资源,重视对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经济投入。2016年的苏黎世理工学院获得的教育经费达17.68亿瑞士法郎,其中12.89亿来自联邦政府拨款。

    苏黎世理工学院造就了一大批人物,很多毕业生成为全球科学界、政商界人物,涌现出很多杰出校友,包括33位诺贝尔奖得主。

    毕业生与长期研究人员-诺贝尔奖获奖者:

    1.威廉·康拉德·伦琴,毕业生,1901年物理学奖得主。

    2.阿尔弗雷德·维尔纳,教授,1913年化学奖得主。

    3.里夏德·维尔施泰特,教授,1915年化学奖得主。

    4.弗里茨·哈伯,毕业生,1918年化学奖得主。

    本科申请

    教学语言 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语言是德语(但个别课程的教学语言为英语或法语)。 录取要求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对于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录取要求不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本科阶段的主要筛选方式为学士学位第一年的学业考试,一般通过率在50%左右。 •根据瑞士联邦政府颁布的联邦理工入学条例,如果获得由瑞士重点高中(gymnasialer Maturitätsausweis)颁发的毕业证书可无条件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本科课程 •中国申请者有以下两种途径入读本科课程 •德语C1证书+高中毕业证书+中国认可大学提供的所需学科的大学录取证书+小入学考试(Reduced Entrance Examination ETHZ) •德语C1证书+大入学考试(Comprehensive Entrance Examination ETHZ)

    硕士申请

    教学语言 大部分硕士课程为英语授课。除此之外,一部分课程为英、德双语教学,也有少数课程以德语授课为主。 录取要求 对于在相关学科领域接受过同等水平教育并取得优异学术成绩的申请者来说,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课程之一录取的机会更大。 在评估国际申请时,其会参考既定的大学排名(THE、QS等)以及之前的录取经验。其也看好来自各国顶尖大学的候选人。 申请材料 苏黎世理工学院硕士项目要求外国大学申请者提供的基本材料(原件复印件、翻译件和公证件)包括: 1.1. 申请表打印版本并签名 2.2. 高中毕业证书公证件 3.3. 就读过每所大学的正式成绩单,包括未完成的交换计划和双学位课程 4.4. 毕业生需要学位证书的复印件,尚未毕业的要在读证明或入学确认信,注明学习持续时间 5.5. 语言证书(报道之前寄到)最低要求: •IELTS 7分 或者 •TOEFL 100分 6.6. 简历,写明中学以来就读的学校清单,不能有时间上的空白 7.7. GRE考试成绩 8.8. 护照复印件或身份证,包含照片、姓名和出生日期 9.9. 报名本科、硕士的外籍学生须缴付150瑞郎的报名费。

  2. en.wikipedia.org › wiki › ETH_ZurichETH Zurich - Wikipedia

    ETH Zurich (German: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English: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is a public research university in Zürich, Switzerland. Founded in 1854 with the stated mission to educate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the university focuses primarily o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

  3. 15 de mar. de 2023 ·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an find in­form­a­tion on entry, res­id­ence per­mits, in­sur­ance, prac­tic­als and em­ploy­ment dur­ing their study pro­gra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