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Search Busca da Web

Resultado da Busca

  1.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 坐标 [1] 中華民國 是位於 東亞 的 民主共和國 ,曾在國際上廣泛代表「 中國 」,現今多通稱為「 臺灣 」;目前 有效管轄範圍 包括 臺灣 、 澎湖群島 及其 附屬島嶼 ,以及 中國大陸 福建 沿岸的 金門群島 、 馬祖列島 等島嶼,多合稱為 「臺澎金馬」或「臺灣地區」 ;土地面積共36,197平方公里,其中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占99%以上。 目前以位居 東亞島弧 的 臺灣本島 爲主要領土,東臨 太平洋 、西隔 臺灣海峽 、南界 巴士海峽 、北瀕 東海 ,其 地形 陡峭、景觀多樣。 國土約三分之二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地形,大部分人口則居住於 臺灣西部 的平地。

  2. 中華民國提倡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基本價值並持續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社會救助方案多元語言文化發展等政策其社會屬於多元移民社會由臺灣原住民族漢族及新住民等群體組成兼容南島中華日本及西方文化同時在視覺藝術文學出版 ...

  3. 關於國際社會以臺灣代稱的國家請見中華民國」。關於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地區請見臺灣地區」。關於其他用法請見臺灣 (消歧義)」。

  4. en.wikipedia.org › wiki › TaiwanTaiwan - Wikipedia

    Taiwan, [II] [k]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China ( ROC ), [I] [l] is a country [27] in East Asia. [o] It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to the northwest, Japan to the northeast, and the Philippines to the south.

    • 出處及其應用
    • 英文名稱
    • 評價
    • 参见

    2016年民主進步黨籍的蔡英文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於2019年國慶演說中,正式提出「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主張國家認同不應該區分為中華民國與臺灣兩個不同陣營,應該團結一致。 2020年初適逢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選舉,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林靜儀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專訪時,提及「主張統一可能構成叛國」的言論,並因此請辭的事件。蔡英文在其個人臉書提出,經由民主機制,可以讓台灣人民找到國家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她認為「中華民國台灣」是人民共識所在。 2020年大選之後,蔡英文接受BBC訪問,被問及是否宣佈台灣獨立的問題,蔡英文說「我們不需要宣告自己是一個獨立國家」。她又說道,「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叫自己中華民國台灣。」(英語:Well, the idea is that we don't ha...

    據中華民國總統府和BBC英國廣播公司版本,其譯名皆為Republic of China (Taiwan),字意為:Republic of China又稱之為Taiwan,後者是前者的通稱。例如:美國的全名為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而其簡稱為USA,可寫成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又如大韓民國(南韓)可寫作Republic of Korea (South Korea)。 中華民國護照的英文Republic of China (Taiwan)常被用作中華民國(臺灣)的譯名,但与“中華民國臺灣”不同,其志在區別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中共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認為,「中華民國台灣」一詞是台獨的「新冠」,這個詞彙的提出只是民進黨的台獨手段而已。 《歪腦》雜誌認為,「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是《台灣前途決議文》中「台灣是事實上獨立國家」等說法沒有實質區別;蔡英文提出這個說法只是為了要在傳播過程中,用最粗暴的方法模糊「台灣」和「中華民國」的分歧,消解二者的對立。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認為,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是蔡英文是在不放棄中華民國框架的情況下尋求維持現狀的手段。 臺灣作家、政經評論員汪浩在研究數份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蔣介石)的手稿後,提出「中華民國台灣」之源頭並非來自蔡英文,而是1950年時任總統蔣中正的說法。

    救亡圖存獻議(雷震,1971):“中華台灣民主國” (The Democratic State of China-Taiwan)
  5. Há 4 dias · 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開展, 中華民國在台灣 的國家體制漸與台灣社會相融合,文化發展上則從 中華文化 本位轉為以 台灣本土文化 為重心, 公民社會 開始成形。 2008年, 第二次政黨輪替 ,國民黨重返執政。 2016年, 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並首次贏得立法院多數席位,首次完全執政。 現今的中華民國於國際間常因 地理位置 通稱為「 臺灣 」、或因 政治因素 被權宜性稱為「 中華台北 」、「 臺灣地區 」等,以經濟成就聞名於世 [參8] [參9] 。 建國之初 [ 編輯] 辛亥革命 [ 編輯] 主條目: 辛亥革命. 更多資訊: 黃花崗起義 和 武昌起義. 孫中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任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都督時的 黎元洪 。

  6. 中華民國是亞洲首個得到國際普遍承認的共和制國家中華民國政府依中華民國憲法和三民主義成立 ,前者定位國家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 ,後者提出各民族共處的民族主義、公民權力行使的民權主義、為民服務的民生主義 。